作者:少青

        職位:阿里店鋪運營師

        近期參加了為期3天的六項精進的課程學習,從一開始的“懵”到最后的收獲滿滿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把心打開,讓我受益匪淺。真心感謝公司及許總精心組織了這次的學習機會,讓我更加認識自己,對人生也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弄清楚“做為人何謂正確”它將是尋找人活著意義的一個開始。

      “六項精進”中率先登場的就是 “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米可網絡

        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就是當別人在家里玩電腦、看電視的時候,你在讀書學習,爭取更上一層樓;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就是遇到困難時,當別人都退縮了,你卻仍然在咬牙堅持,勇往直前;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就是在面對巨大的壓力時,別人都放棄了,你卻毅然挑起重擔,實現人生的再一次升華!這就是〝時刻努力著〞,這是一種習慣,一種素養,一種內涵。他要求我們從不回避困難,也從決不輕言放棄。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大家都在努力著,稍不留意就會被淘汰,這就是競爭的殘酷性。每個人都在付出自己100%的努力,想要成功,就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同時我們也要保持一顆謙虛的心,謙虛是最重要的人格要素,要始終保持謙虛學習,不斷創新的精神,向一切優秀的人或事物學習,看到身邊每一個人身上的發光點。一個人一旦不能謙虛,就很難向別人學習,他的成長也會停止。生活和工作中出現了不如意的事情,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動不動就怨天尤人、牢騷滿腹,讓這種感性的煩惱影響個人的情緒。在工作生活中,我們要提高自身修養,磨練自己的意志品質,為人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謙虛。從上小學開始我們就學習了〝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但卻很難做到;有時與人交流、溝通時總是過于自我,不夠謙虛,所以會遇到很多障礙,保持謙虛能讓我們正確處事,熱情關心別人的利益。也能促使我們更有自知之明,讓我們能以誠待人。

        但我們不能為了生活而生活,為了工作而工作,我們對待生活和工作應該抱有一顆感恩的心。當你懷揣一顆感恩的心,你的心情一定會更好。對于我個人來說,從出生的哪一刻到現在,首先要感謝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沒有父母的養育,哪么也不可能有今天活生生的我,從小到大父母對我的愛從來都不曾停止過。其次,需要感謝的是給予你第一份工作的人,他給予了你事業中的第一個起步,無論你今天有何成就,如果沒有這第一步的開始,絕對不會有今天。再就是,與你生活在一起的所有朋友、同事、社會上的每一個人,因為你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他的協助。善也好、惡也罷,無論你的生活有怎么的起落,你人生的歷程都離不開他們的從旁參與,因為有了他們你的人生才精彩。最后要感謝的是我們自己,因為自己的堅強,我們一步步走到現在,所以要珍惜當下,感謝生命。

        當然一切感謝的方式都應以善基準;哪么什么是善?首先做好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不觸犯國家的任務法律你就是在做好事,做了有利于他人的事。因為你沒有浪費社會資源,沒有讓國家因為你的形為付出代價。其次,在此基礎上如果你有更多的能力去幫助其他人,哪怕是下雨天為他人撐傘,炎炎夏日為他人準備一杯涼茶,又或是不與人爭執、虛心請教、耐心教導。這都是一種善,也是一種利他。善和利他也可以理解為〝包容”,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上,人難免不會錯誤。而往往這個時候就會受到其他人的指責。對于一個承受能力強、思想認識高的人來說,也許沒有太多影響,但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是圣人,能達到這個思想高度。一味的指責除了讓已經愧疚的心更加愧疚外就只會讓人產生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事物發展。但如果,我們能的換個方式,站在對方的角度試著去理解他,同時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幫助他找到問題的并解決問題才是更好的。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要確保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都絕對正確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每天都要反省。在忙碌的一天結束時反省一下自己今天的言行舉止,做得好的以后繼續,做得不恰當的次日及時調整,以免錯過了最佳時機。自我反省其實就是一種謙虛的表現,它能夠及時抑制〝自我”,讓〝真我"得以展現,人是一個有惰性的群體,不管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找各種借口、理由讓一個事情拖再拖,其實并不是因為很困難更不是因為做不到,而是人的惰性在作怪。要克服這個惰性我們就必需經常自我反省。我相信只要你在意識中開始自我反省,哪么在行動上你才有可能會改變。一天改變一點,長期以后,自我的能力、靈魂將會一次次得到提升。

        但自我反省,并不是自尋煩惱,不是讓你對一件已經注成的錯誤長久自責,而是讓你正視結果,找到失敗的原因后及時補救,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不要讓自己有感性的煩惱,讓自己總是是沉迷于過去失敗中、自責中,否則,只會讓自己的人生就此中斷。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消沉。擔心、煩惱、失敗是人生常事。但覆水難收,總為已經的失敗而悔恨,毫無意義。要對過去的事進行深刻的反省,但不要因此在感情和感性的層面上傷害自己,加重自己的心理負擔。要運用理性來思考問題,迅速地將精力集中到新的思考和新的行動中去。這樣做就能開創人生的新局面。

       《六項精進》這堂課,是將人如何正確經營自己的一生做了一個詮釋;首先告訴人們要從意識上知道做為人,何謂正確,找到正確的目標后為此付出不亞于任務人的努力,取得成功后要謙虛,不要驕傲,還要經常反省,及時回歸正確的道路,更要感謝使你取得成功的每一個人,并以利心之心、善的形動回報每個人或社會,就算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有所失敗也不要過于糾結、過于自責找到原因后就應重新開始,不要讓自己深陷感性的煩惱中毀掉了人生。這才是一個完美良性的人生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