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自己的邪惡之心,讓良心占領思想陣地,這個作業過程就是“反省”。

        所謂良心指的是“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憐愛他人,同情他人,愿他人過得好。

        與此相反的是“自我”,指的是利己心,只要自己好,不管別人。無恥的貪婪之心就屬于“自我”。

        回顧今天一天,想想冒出了多少“自我”,抑制這種“自我”,讓“真我”,也就是利他心活躍,這樣的作業就是“反省”。

        我喜愛印度泰戈爾的一首詩。我已經向大家介紹過,在此,請允許我再讀一遍。

        在人的心里,“自我”與“真我”同在,“自我”是邪惡、貪欲、利己。而高尚的利他心、美麗的慈悲心、溫柔的同情心,就是“真我”。

        泰戈爾用精彩的詩句表達了這個觀點。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卑怯的自我和高尚的真我同居。

        泰戈爾寫道:

        我只身來到神的面前。

        可是,那里已經站著另一個我。

        那個暗黑中的我,究竟是誰呢?

        為了避開他,我躲進岔道,

        但是,我無法擺脫他。

        他公然在大道上邁步,

        卷起地面的沙塵,

        我謙恭地私語,

        他高聲地復述。

        他是我身上的卑微的小我,

        就是自我。

        主啊,他不知恥辱。

        我卻深感羞愧。

        伴隨這卑賤的小我,

        我來到您的門前。

        我擁有一顆善良、高尚、美麗的心靈,擁有真我、利他心。

        但是,在真我的旁邊,與我形影不離的是卑賤、貪欲、利己的自我,

        他不知羞恥。

        本來,我想謙恭地低調地生活,可他卻大聲喧嘩。

        我輕聲地自言自語:“那東西我想稍微要一點。”

        而他卻高聲吼叫:“我就要得到它,快把它給我!”

        正因為如此,我們就有必要天天反省,

        對著邪惡、貪婪、卑賤的自我說:

       “請稍微安靜一些吧!”“你也該知足了”。

        這樣來抑制自我,通過這樣的反省,

        我們可以磨煉自己的靈魂,磨煉自己的心志。

米可網絡